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

半年前後 影日荷花別樣紅 - 留得殘荷聽雨聲






半年後再來到元朗新田村的 "荷田"。

當時見那驕艷欲滴的粉紅花朵襯著片片鮮嫩綠,在朝陽影照下,實在使人看得興奮;今天面上擠滿的都是殘枝枯葉,初秋陰天的微弱陽光影照中的衰敗景象,又是另一世界。離開時還下雨,誰還會看這堆殘荷?

將這兩組照片放在一起,其中的視覺落差帶來的衝擊和震撼是巨大的。白居易寫的 "一歲一枯榮......, 春風吹又生" 的草原畫面,對我來說遠不及初夏和秋天的荷塘相比較;大自然周而復始神奇力量,在這裏可清楚看見。我們的生命異於芙蕖,出生成長便會老去死亡;這一年,在地鐵已常常被善心青年、中年的客讓坐,當然我會 "當仁不讓",欣然接受。這又使我想起聖經詩篇九十篇:
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,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

柏林愛樂訪港2017





在第三次謝幕時,Simon Rattle 幽默地緊接坐在堂前第九行I 26 的聽眾喊Bravo :" Exactly!";然後稱讚香港的聽眾,並為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持地加奏了Puccini 歌劇 Manon Lescaut 的 Intermezzo。



確,Simon 話自己未演奏過 Rachmaniov 的第三交響,所以用較正路的方式演繹,當然由技藝超群的柏林愛樂,"無得輸!";比起前一晚我最愛的 Brahms 第四交響曲,來得較易接受。(從未奏過Rach第三?唔通覺得太似電影音樂,藝術性不高?)




當世界上出名的指揮如 Celibidache, Y. Simonov 等都傾向 "慢些奏",但Simon卻是用比別人更快的速度來演奏,攪到樂手滿頭大汗,唔通要就下 Ravel Piano Concerto in G 的English Horn 奪命的兩分幾鐘的主奏?(Dominik已吹到滿臉通紅,幾近爆血管,再慢 d ,點算)。當然柏林樂手絕對可以高速演奏而唔會車毀人亡;抑還是,指揮要証明自己 "老" 而彌堅(明年63)?事實上這兩晚他馬步穩健,握拳有力,尤其那記如 Donald Trumph 的 Ok 蘭花手(打橫版),當然 Simon, MAN 好多!

Simon Rattle 好像 "習慣" 把低音大提琴奏的旋律部分放輕, Rachmaniov 如是, Brahms 第二樂章牽動人心的那一段如是。第一晚坐山頂最後排,票價940(已半價),低頻聽來薄弱,平衡度唔得,加上 Simon 好似......;第二晚坐第八行,票價2796(原價),低頻返哂黎,樂器 Body 豐滿,這才是柏林 "真身"!尤其Puccini 的絃樂啊!


趙成珍(23歲)推掉其他擋期來代替朗朗,接了與柏林演奏的機會,可能也做就了其他樂手替他演出;這是古典音樂世界常有的事,所以要隨時作好準備把握千載難逢機會。趙成珍高大手長腳長,Encore的竟又是兩星期前我聽 Pascal Rogue 加奏的同一首樂曲: Debussy 的Clair de Lune,即是月光; Pascal 已是法國音樂泰斗, 竟然 "輸" 給趙成珍的 "朦朧的月","仔" 好野!

 音樂會後 Simon Rattle 換了便服出來簽名會,見到安靜的聽眾,就說:" Why so quiet?"




(借路人獲簽名的書和CD來拍)


回家看RTHK31重播,竟又看到自己。






外邊即場轉播


陳sir 2017筲浸重聚




這一日,香港下了大半天的雨,
天起了涼風,像是一雨成秋的樣子;

這晚上,教會的小小地,擠了二十五顆熱烘烘的心,
六、七十歲的長者彷彿回到十六、七歲模樣,回味年青時代的團契生活;

83歲的陳sir,一下子變回三十多歲周身百寶的牧者,充滿活力,滿腦袋計仔;並且認真地為大家唱了半闕粵曲。

這一夜,是從 "影" 以來, 拍得最多笑瞼的一晚
多謝天父,讓我們有陳sir,有你,有我。






感人歌曲必有訴說故事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When I grow too old to dream, I'll have you to remember.......
(When I grow old to dream by Jerome Kern and Oscar Hammerstein II)